2004-3-1
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,德国一向有着“欧洲经济发动机”的美誉。在20世纪 80年代后期,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欧盟平均水平的20%左右。然而,据最新 一期英国《经济学家》杂志,过去10年中,德国经济每年的平均增速只有1.4% ,成为发展最为缓慢的欧盟成员国。去年,按购买力平价计算,德国的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已比欧盟整体水平低了一个百分点。
那么,现在德国究竟还是不是“欧洲经济的发动机”呢?事实上,从许多方面看 ,德国经济不断衰落,已开始拖累欧洲经济的整体发展。一段时间以来,欧洲经济常 常被指责为结构僵化、增长缓慢。可有统计数据显示,过去10年,如不考虑德国, 其他欧盟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2.3%,甚至高于美国的2.1%。 同样在这10年中,德国就业率增长仅为0.2%,而其他欧盟国家则高达1.3% ,与美国齐头并进。欧洲企业也总是给人以工作效率不高、赢利水平低下的印象。然 而,美国企业的资本收益率虽然是德国的两倍,但却低于欧盟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。
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,1990年两德合并及其带来的巨大成本,是德国经济衰 落的一个主要因素。可是,东德的经济实力毕竟只占德国的11%,消极影响固然难 免,但也不应高估。比如,与前西德相比,统一后的德国人均收入确实减少了13% ,但与欧盟平均水平相比仍然高出9%。另外,还有不少人将德国经济衰落归咎于劳 动力市场僵化。但在欧盟其他国家,劳动力市场也普遍缺乏灵活性。高盛投资银行日 前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就此指出,薄弱的资本市场才是造成德国经济落后于其他欧盟 国家的根本原因。
德国金融体系有两大特色:该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更依赖于银行信贷而非金融市场 ,银行债务占非金融企业负债的一半左右;在企业借贷中,很大一部分又来自于州立 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,而国有银行发行债券是得到政府担保的。由此一来,德国的融 资成本相对偏低,致使企业投资过度,资本收益率下降。1991年以来,德国投资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高达21%,而欧盟其他国家及美国则分别为18%和1 5%。与此同时,德国公司的税前资本收益率却只有5%,大大低于欧盟其他国家的 12%和美国的10%。
然而,2001年欧盟委员会作出规定,政府对国有银行的担保违反了竞争准则 ,必须逐渐取消。而且近几年,私有银行也正面临着股东越来越高的赢利要求。因此 ,虽然欧元区基准利率一直保持下降趋势,但德国企业按风险调整的融资成本却在不 断增加,并造成企业投资剧减。2003年,德国企业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 从1991年的24%减少到16%。高盛银行据此认为,融资成本暴涨是近年德国 经济持续低迷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从近期看,融资成本上升将继续抑制德国经济的增长。据高盛估算,如果德国的 融资成本逐渐提高到欧盟的平均水平,其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累计减少5个百分点。 但从长期看,资本市场改革将提高资本回报率和资本的使用效率,从而促进经济的健 康发展。因此,德国要想重新担负起“欧洲经济发动机”的核心作用,资本市场改革 至关重要。
|